九十六年度台北縣「資訊融入教學」教案

 

教案名稱

美的形式原理

設計者

姓名

服務單位

電子郵件

李冠瑢

福和國中

 

關鍵字

藝術與人文,視覺藝術

適用年級

(可複選)

國小□一年級□二年級□三年級□四年級□五年級□六年級

國中■七年級□八年級□九年級

學習領域

藝術與人文

次領域

 

主題

藝術與人文教材教法

子題

 

單元名稱

美的形式原理

教學目標

一﹑了解形式之美的意義。

二﹑知道各種形式原理的名稱,並能體會其美感之所在。

三﹑分辨各種形式原理在表現上的差別。

四﹑利用形式原理構圖與色彩平塗練習,感受形式之美。

能力指標

1-4-1 了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,表現獨立的思考能力,嘗試多元的藝術創作。

1-4-4 結合藝術與科技媒體,設計製作生活應用及傳達訊息的作品。

2-4-6 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、形式與媒體的特性。

資訊科技

規劃說明

  • 1. 環境設備:

■班級電腦+單槍投影機     □班級電腦+電視

□小組電腦應用            □電腦教室

□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  • 2. 軟硬體設備(請依實際使用情形填寫):

■數位相機   □數位攝影機  □實物投影機

□WebCam    □電子白板    □網路平台

□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  • 3. 使用特定軟體:
  • 〈1〉 PPT
  • 〈2〉 美的原則〈一〉〈二〉

 

  • 4. 教學應用構想:

〈1〉以PPT設計說明,使學生更加了解美的形式原理的意義與本質。

〈2〉藉由欣賞CD與他人作品,增加個人鑑賞藝術作品的能力。

〈3〉經由教師的操作示範,學生能明確了解描繪技巧。

 

 

  • 5. 實做分享:

〈1〉學習單練習

〈2〉美的形式原理構成與配色

 

 

教學流程

簡述

上課前

一、準備活動

    教師製作PPT、剪輯相關影片及圖片、圖卡

    學生蒐集自然美與人工美相關的資料

上課中

一﹑導入活動

(一)利用Power point放映相關圖片,提示學生注意〝形〞的存在,進而分辨自然形和人工形。

(二)以各種具特色的圖片,進行分類遊戲(自然形和人工形)。

二﹑發展活動

    (一)說明自然形和人工形二者美感產生的過程及欣賞方式。 

(二)說明形式之美的產生,在創作者與欣賞者之間的關係。

    (三)提示形式原理的各種名稱:

    單純‚反覆ƒ漸層„韻律…均衡

†比例‡調和ˆ對比‰統一Š對稱

(四)以圖片或其他教學媒材,說明各種形式原理的存在及應用。

(五)提供多變化的圖片,讓學生分析形式原理的特徵。

(六)填寫相關學習單,並加以檢討。

(七)說明如何運用形式原理構圖與色彩平塗練習,完成一件作品。

 (八)說明平塗的材料、方法及注意事項。(附錄一)

 (九)示範平塗的方法及過程。

 (十)完成平面的創作表現。

三﹑綜合活動

(一)展示形式原理作品,共同討論作品優缺點。

(二)請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。

四﹑整理工作環境

 

課後延伸

(一)海報設計

(二)包裝紙設計

 

成本分析

教學準備時間

使用難易度

金額花費概算

  7天   小時

□難■中□易

           元

相關資源

標題

媒體類型

來源

美的原則〈一〉

教學CD

新竹教育大學

美的原則〈二〉

教學CD

新竹教育大學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數位資源

標題

網址、檔案類內容簡述或格式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備註: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pcartP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